習欠云:發酵辣木飼料
對黃羽肉雞生產性能的應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大宗商品原材料不斷漲價,飼料成本的上漲蠶食了企業的利潤,行業亟需科學合理地開發木本飼料資源,以求解決飼料資源不足的問題。第31屆廣東畜牧獸醫科技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華南農業大學習欠云教授與大家分享發酵辣木飼料對黃羽肉雞生產性能的應用研究。
早在東漢時期就有用新鮮木本飼料葉飼喂畜禽的記載,習欠云表示,木本飼料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于木本飼料粗蛋白含量的多少,一般將飼用植物粗蛋白≥15%的列為優等。構樹葉蛋白質含量達24%,檸條葉粉17.32%,刺槐葉粉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為24.6%,雜交梅樹葉粉粗蛋白為23.62%,桑葉中粗蛋白含量15 %-30 %,辣木葉粗蛋白含量為26.83%。
其中,辣木是近年來興起的熱門木本飼料原料。據了解,辣木又稱之為鼓槌樹,是一種原產于印度、根葉具有辛辣味的熱帶落葉喬木,被譽為“神奇之樹”。目前已知有十多種,可供食用的僅有三種:印度辣木樹、印度改良種辣木和非洲辣木?;ê蜆淦た勺魉幱?;鮮葉可作為蔬菜食用,嫩葉類似菠菜,可以作湯或沙拉;嫩果莢可以食用;干種子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也可榨油,供工業和工藝用。據習欠云介紹,辣木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質元素,對“三高”人群非常有益,具有降三高、抗氧化、調節免疫、抗炎、抗癌和保護肝腎等功能。辣木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滿足優質的蛋白飼料的標準,近年來,辣木已經運用到奶牛、綿羊、豬等動物上,并且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據了解,習欠云團隊在木本飼料領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2021年曾憑借木本飼料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榮獲大北農科技獎,對于辣木也有深入的研究。在會議上,習欠云分享了日糧中添加辣木莖葉粉對肉雞生產性能影響的試驗。
研究結果表明,肉雞(矮腳黃公)飼養在后期階段添加辣木莖葉粉可提高飼料轉化效率(降低料重比)、營養物質利用率。飼料中添加辣木莖葉粉可以提高肉雞(矮腳黃公)肌肉蛋白含量,極顯著降低腹脂率,對血清生化指標無不良影響。在生產實踐中,養殖場經常會選擇將植物飼料進行發酵后飼喂,習欠云也進行了發酵辣木對麻黃雞生產性能及肉品質影響的研究。據習欠云介紹,曲霉是在發酵工業和食品加工業中的重要菌種,發酵可產生天然他汀類物質(莫納可林k),是人體合成膽固醇關鍵酶(HMG——CoA 還原酶)特異性抑制劑。具有強大的降低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顯著綜合療效,于是選用曲霉進行發酵。試驗取得了不錯的結果,曲霉對于辣木的營養成分具有改善的作用,且可以產生如莫納可林K等自身代謝產物。據習欠云介紹,日糧中添加發酵辣木能提高麻黃雞的生產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質和營養物質消化率,對麻黃雞胸肌營養成分和鮮味物質有明顯的增強效果。“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習欠云透露,發酵辣木對麻黃雞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氧化指標也有改善的效果,5%的劑量效果最佳。“通常飼料成本占養殖生產成本的60%-80%,科學合理地開發木本飼料資源是解決飼料資源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習欠云表示,辣木在南方區域容易種植,蛋白含量較高且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是非常有價值的木本飼料,未來值得更深入的研究與推廣應用。